为帮助2025级智能建造专业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、明确专业发展方向、筑牢安全防护意识,11月5日晚7点,学院在A06-505教室隆重举行新生入学教育专题讲座。本次教育活动分为专业认知引导与实验室安全部署两个环节,由智能建造教研室史纪村老师主讲专业核心内容,实验室王晓冰老师开展安全专题培训,全体2025级智能建造专业新生参与。
在专业认知引导环节,史老师以“深耕智能建造,筑梦未来工程”为主题,从五方面为新生们进行讲解。针对新生初入大学的学习适应问题,首先强调“端正学习态度是成长的基石”,他结合智能建造作为新工科专业的复合型特点,指出该专业融合土木工程、计算机技术、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知识,需要新生树立严谨务实、终身学习的理念,主动跨越学科壁垒。随后,史老师详细介绍了智能建造专业的师资力量,重点突出了专业教师在机器学习、工程物联网、BIM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科研优势与行业经验,让新生们对专业教学实力有了直观认识。在新技术解读环节,史老师围绕智能建造行业前沿,生动阐释了大数据分析、智能装备应用、数字化运维等核心技术的应用场景,结合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战略需求,让新生们深刻理解了专业的时代价值与发展潜力。针对实践能力培养,史老师鼓励新生积极参与BIM协会的各类活动,通过技能竞赛、项目实操等形式夯实专业软件应用能力;同时呼吁大家主动对接创新引飞导师的科研项目,在真实科研场景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,积累行业实践经验。此外,史老师还强调了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,建议新生合理参与社团活动,在集体生活中锻炼沟通协作与社交能力,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多元素养基础。
专业讲解结束后,实验室王晓冰老师聚焦“安全是科研实践的生命线”主题,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部署。老师结合智能建造实验室的设备特性与潜在风险,系统讲解了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、通识安全知识与专项安全规范,重点强调了电气设备操作、智能实验装备使用、耗材存储等专业相关的安全要求。通过典型事故案例警示,老师深刻剖析了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,引导新生树立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”的责任意识。
此次入学教育活动内容充实、针对性强,既为新生搭建了认知专业、规划学业的清晰框架,也筑牢了实验室安全的“防护墙”。新生们纷纷表示,通过本次教育,不仅对智能建造专业的内涵与发展前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,更明确了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与行为规范。
未来,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将持续推进新生培养系列工作,为智能建造专业人才的成长保驾护航,助力新生们在新工科领域扬帆起航,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工程技术人才。

